刘晓春,博士,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广东省高等学校“千百十工程”省级培养对象,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。中国鱼类学会理事,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生理学会比较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《水产学报》编委。
刘教授一直致力于鱼类生殖生理学与分子内分泌学、以及遗传育种学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一方面,以模式鱼类斑马鱼为研究对象,利用基因敲除等手段,研究性别分化、配子发生以及排卵等生殖活动的分子内分泌调控机制;另一方面,以经济鱼类石斑鱼为研究模型,研究石斑鱼的性腺发生和性逆转的分子机制,还开展了石斑鱼杂交育种工作,培育出具有显著优势性状的“虎龙杂交斑”新品种,推广养殖效果显著。刘教授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,他引1140多次;获得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。作为成果主要完成人,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。
刘教授一直致力于鱼类生殖生理学与分子内分泌学、以及遗传育种学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一方面,以模式鱼类斑马鱼为研究对象,利用基因敲除等手段,研究性别分化、配子发生以及排卵等生殖活动的分子内分泌调控机制;另一方面,以经济鱼类石斑鱼为研究模型,研究石斑鱼的性腺发生和性逆转的分子机制,还开展了石斑鱼杂交育种工作,培育出具有显著优势性状的“虎龙杂交斑”新品种,推广养殖效果显著。刘教授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,他引1140多次;获得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。作为成果主要完成人,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。